发布日期:2025-01-22 21:40 点击次数:55
猝不及防!年还没等来,流感先来了。咳嗽声此起彼伏,高烧反反复复,不仅小孩,这次很多大人也都中招了。
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, 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,其中 99% 以上为甲流 。
中医讲流感
中医在治疗流感这方面,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,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。 流感,全称为流行性感冒,本质上是感冒的一种。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多是由于肺部守卫不当,在遭受风邪、寒邪等病邪入侵后 ,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症状,诸如怕冷、发热、头痛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咽痛等 。
展开剩余77%面对流感,我们不应只盯着病毒去治疗,而要回归到人本身。正所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以不变应万变,这便是“中医思维”的重要意义所在。 接下来,我将从 “预防”、“治疗”、“善后”三个方面,为大家详细讲解中医应对甲流的方法。
01预防:构筑身体防线
饮食调理:吃些有健脾益肺功效的食物。例如山药,可将山药煮粥,或是清蒸后直接食用。此外,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,如橙子、菠菜等,也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。
小儿推拿:对于小儿患者,小儿推拿是一种较为温和且有效的治疗方法。例如清天河水,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(曲泽)成一直线,用食、中二指腹自腕推向肘,称清天河水,操作 100 - 300 次。还有揉肺俞,用拇指或食、中二指端揉肺俞穴,约揉 100 - 200 次,可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。
中药香囊:可选用艾叶、紫苏、丁香、藿香、薄荷、陈皮等中药材,研磨成粉末,装入香囊中。随身携带,随时闻嗅。
02治疗:巧用中医妙方
中医中药通过辨证论治,内服外用,根据不同患者,不同体质,不同病期,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,“一人一时一法一方”,自然也就事半功倍,加速康复。
临床上,不同人表现会有一定区别,以下列举三种常见证型,并不能包含所有流感患者的情况,具体不同人还根据不同情况辨证,用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,切勿自行用药。
(1)风热犯卫
症状:发病初期,发热或未发热,咽红不适,轻咳少痰,口干。
舌脉:舌质边尖红,苔薄或薄腻,脉浮数。
治法:疏风解表,清热解毒。
基本方药:银翘散加减。银花、连翘、桑叶、菊花、桔梗、牛旁子等。
(2)风寒束表
症状:发病初期,恶寒,发热或未发热,无汗,身痛头痛,鼻流清涕。
舌脉:舌质淡红,苔薄而润,脉浮紧。
治法:辛温解表。
基本方药:麻黄汤加味。炙麻黄、炒杏仁、桂枝、葛根、羌活、苏叶、炙甘草等。
(3)表寒里热
症状:恶寒,高热,头痛,身体酸痛,咽痛,鼻塞,流涕,口渴。
舌脉:舌质红,苔薄或黄,脉数。
治法:解表清里。
基本方药:大青龙汤加减。炙麻黄、桂枝、羌活、生石膏、黄苓、知母等。
03善后:巩固身体状态
饮食调养:可多喝一些营养粥,如小米粥、红枣粥等,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,又易于消化吸收。同时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肠胃负担。
作息调整:每天应保证7-8 小时的睡眠时间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。同时,避免过度劳累,可适当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,如散步等,以促进身体的恢复,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。
情绪调节:患病后身体的不适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,而不良情绪又会影响身体的恢复。因此,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,可通过听音乐、阅读书籍等方式放松身心,缓解压力,让身体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更快地恢复健康。
发布于:江苏省